近日,山東省大數據局公布2021年度山東省大數據創新應用成果評選結果,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申報的“全省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中心助力生態環境管理創新”和“全省生態環境**感知和實時監控”兩項智慧監測案例入選省級大數據創新應用典型場景,彰顯了山東省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成效。
?
“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中心”旨在推動實現山東省生態環境數據資源共享共用,通過部門內部整合、部委數據回流、其他部門共享等多種方式,匯聚了13年來生態環境相關的370億條數據,把“數據孤島”連接成“信息島鏈”,在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中*多。
?
建立了省級數據向各市返還機制,變“市里向省里要”為“省里主動給”,實現數據跨級流動。
?
打造了“數據超市”,數據服務方式由過去各處室(單位)分散的共享交換向依托資源中心統一的集中服務轉變,“超市”里既有實時監測數據的“生鮮區”,也有加工后數據產品的“百貨區”,同時還有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定制區”,水、氣環境質量和企業排污監測數據由過去的按轄區共享改為全省共享,并健全**常態化數據供需對接機制,實現無條件共享數據直接獲取,有條件共享數據限時反饋,*大限度助力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用數據決策、管理、服務。
?
“全省生態環境**感知和實時監控”依托山東省生態環境自動監控網絡和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建設,整合集成了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區域1.3萬個監控點位、30余個環境監控指標的自動監測數據,監控數量和聯網數據***多,實現對環境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重點監管企業排污狀況的自動監測、實時監控、實時發布。
?
每天采集、審核自動監測數據660萬個,全年共24億個,并通過“一點多發”的方式,將監測數據同時發送**、省、市、縣四級生態環境部門和排污單位,廣泛應用于環境應急、環境執法、生態補償、預報預警等各個業務領域,并按照“**集成、綜合展示”的原則,對各環境要素的數據產品和工作成果進行統一匯聚融合,實現直觀化表達、指標化分析、動態化跟蹤、圖形化展示,以“駕駛艙”理念提供“一站式”決策支撐,推動實現一網匯聚全省監測動態數據,一屏縱覽全省監測業務全局。
?
為進一步深化信息惠民力度,不斷拓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兩個場景匯聚的環境自動監控數據,在全省公共數據開放網向社會發布,每年數據增量2.5億條,在山東省直部門中排名*,進一步打造了“環境隨身帶”APP,方便公眾隨時了解身邊的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和重點監管企業排污情況,充分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
原標題:地方擷英 | 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兩項智慧監測案例被評為省級大數據創新應用典型場景
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